首页

搜索 繁体

1983发家致富 第100章(2 / 3)

?你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呢吗?”

曹全安咬着牙说:“我做了一辈子菜,就不信还比不过一个小姑娘。让我照着菜谱做菜,我不甘心!”

冯解放不再说话,一个老厨子的执念,多说无用。

两人就看着贺明珠从放菜的大筐中拿出了几颗鸡蛋,敲碎壳后将鸡蛋液都倒进小盆中,加入白糖,又倒入绿豆淀粉调成的汁,筷子搅匀后过筛。

接着她用旺火热锅,锅烧得冒烟后倒入一大勺油,左右晃动锅把,将油均匀地涂抹在每一寸锅面后,将剩余的油都倒出来。

贺明珠将搅匀过筛后的鸡蛋液缓缓倒入油锅,一手转动锅把,一手翻炒蛋液,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入油,随炒随加,避免粘锅。

曹全安看着贺明珠的动作,不由得好奇地问冯解放:“你们小老板这做的是什么菜?我怎么从来没见过?”

冯解放没说话,眯着老花的眼睛,看着锅内的蛋液在高温作用下不断蒸发出水分,用液体逐渐变成半凝固,又从半凝固状态转为固体。

贺明珠的手腕细瘦,握着锅把的手却极为有力。

光是一个推炒的动作,她就重复了数百遍,十几分钟内动作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形。

高温的厨房,只见她头上的汗珠一滴滴流下来。

曹全安不再说话,心中却对贺明珠渐渐改观。

这个小老板,也不像表面那样弱不禁风啊,居然单手颠得动十多斤的大铁锅……

随着贺明珠的动作,鸡蛋液从最开始稀糊糊的一滩,渐渐凝固起来,变成了金黄浑圆的半球,在油润的热锅里自在地滑来滑去。

曹全安见状,忽然想起什么,指着锅,磕磕巴巴地说:“这、这、这是……”

贺明珠单手操锅,将锅从灶台上拎起,微微倾斜,蛋糊顺着她的力道,顺滑地从锅上滑了下来,精准地落进了盘中。

“这道菜叫三不粘,两位师傅要尝尝吗?”

她举起盘子,笑眯眯地向门边站着的冯解放和曹全安示意。

曹全安已经震惊到几乎失语,喃喃道:“她怎么会做这道菜……”

三不粘是从清朝传下来的京城菜,过去自媒体不发达的时候,都是隆盛轩、同和居这种老字号酒楼的不传之秘,全国也没几个厨师会做这道菜。不少人更是只听说过,但从来没尝过。

据说日本天皇也馋这一口,首相访华时特地去店里还灌了一暖壶的三不粘,带回去给这老小子吃,后来不少日本人专程来同和居吃这一口天皇同款。

曹全安忙不迭地跨进厨房,冯解放紧随其后,两个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的老厨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贺明珠手中这盘“三不粘”。

这就是传说中的“不粘盘,不粘筷,不粘牙”的三不粘吗?

雪白的瓷盘中,盛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,色泽鲜艳,状若凝脂。凑近闻一闻,醇香扑鼻。

贺明珠端累了,把盘子随手放在桌上。盘中的明月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颤动,似乎还在流淌中。

曹全安吞了下口水,敬畏地问:“老板,我、我能尝一口吗?”

贺明珠大方地说:“尝吧,随便尝。”

曹全安就拿了双干净筷子,轻轻去夹盘中的三不粘。

大概是他的动作太过小心,被夹起来的一小块三不粘从两根筷子间滑开,又回归了大部队。

曹全安一愣,重新去夹,这次他力气稍微大了些,这才夹下来了一小块三不粘。

他不急着吃,先体会了一下筷子传来的触感。

似糕非糕,似羹非羹,柔软而富有弹性,像是会流动的固体。

筷子间夹着的三不粘随着地心引力不断下坠,眼见要脱离筷子的控制了,曹全安急忙抻着脖子去接筷子上的三不粘。

嘶,这味道……

入口后,三不粘吃起来极为甜爽嫩滑,几乎不用怎么嚼,就顺着嗓子眼咕咚滑进了胃里。

明明是高油高糖高脂的三高食物,可吃到嘴里却是软香油润,浓甜不腻,甚至因为不粘牙的特性,还有几分清爽利口。

曹全安吃完了三不粘,呆立原地,一时间,他那颗向来粗犷的内心竟感到满腔怅然。

贺明珠只用鸡蛋、白糖、油以及一点绿豆淀粉,就做出了一道清朝流传下来的名菜。

别看原材料简单,做菜手法也单一,不像酥黄菜要先煎后炸再裹糖浆,三不粘的制作全程只需要反复推炒,但对于厨师技艺的要求却极高,考的是真功夫,稍有差池端上桌的就不是一轮金黄的明月,而是一碗粘稠的稀糊糊。

和这个小姑娘相比,他这三十多年的厨师生涯简直像在浪费时间。

他还有脸去质疑人家的菜谱,真是猪油蒙了心,仗着年纪大,什么不要脸的事儿都敢干。

冯解放正在赞叹地品尝三不粘,余光却看见身旁的曹全安抽了自己两巴掌。

他惊道:“老曹,你这是在干什么?”

曹全安对贺明珠说:“小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